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当代西方批判边界研究述评
  • [摘要]20世纪90年代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出现的重大变革对西方边界研究造成了巨大冲击,由此兴起的批判边界研究在“流动”概念的基础上发展出“生命政治边界”的理论取向,开创了全球化时代边界研究的新路径,继而确立了民族志在边界研究中的方法论地位。本文对批判边界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并以西方学者关于美国-墨西哥边界以及加纳边界的实证研究为例,呈现批判边界研究的应用与特点,由此提出西方批判边界研究对于中国边疆研究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边界〓批判边界研究〓全球流动〓生命政治作者赵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刘玺鸿,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地址:北京市,邮编100081。
  • 赵〓萱〓 刘玺鸿
  • 全文[ PDF 12235.0 MB ] 2019.1(6):0-0  共有 1336 人次浏览
  • 国家认同中的族群不对称研究述评
  • [摘要]国家认同中的族群不对称研究述评郝亚明基于社会结构中群体地位和群体权利差异普遍存在的基本认识,社会支配论提出了国家认同中的族群不对称假设。这一假设包括关系不对称和程度不对称两个部分。前者是指支配族群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积极的正向关系,而从属族群两种认同之间的关系则倾向于相互独立乃至相互冲突;后者是指支配族群的国家认同程度要高于从属族群。尽管存在理论解释上的竞争和实证结论上的抵触,但包括一些大型国际调查数据在内的实证研究部分证明国家认同中族群不对称现象的客观存在。正视这一现象并进一步探讨其背后的现实因素和理论脉络,对于理解国家认同困境的形成和推动多族群国家建设有着不容低估的重要意义。族群不对称假设的现实启示,是将民族平等作为化解多族群国家认同困境的基本理念。关键词:国家认同〓族群认同〓族群不对称〓社会支配论〓民族平等〓〓作者郝亚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地址:天津市,邮编300350。
  • 郝亚明
  • 全文[ PDF 9649.0 MB ] 2019.1(6):0-0  共有 1580 人次浏览
  • 清宫紫金琍玛名义考辨
  • [摘要]紫金琍玛是指清代宫廷造办处对由藏地传入的金铜造像藏文专名的汉译,原文为zikhyim lima,最初是16世纪藏地学者对明中后叶汉文“紫磨金”或“紫金”的音义合璧对译。本文通过对16世纪帕竹噶举学者白玛噶保撰《琍玛佛像考察品》金铜造像专论的文本分析,从”紫金琍玛“名称来源、汉地炉甘石火法冶炼黄铜传入藏地的史实及藏地流行的永乐、宣德式样金铜造像“大明玛”的特征,汉藏佛典中记载的紫磨金、紫金、阎浮檀树、阎浮檀金与紫金琍玛之间的语源关系,紫金琍玛与东印度金铜造像的异同及紫金琍玛在清代宫廷被仿制的活计档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判定zikhyim lima源出汉文佛典的“紫磨金”或“紫金”,即“阎浮檀金”。指出白玛噶保以东印度金铜佛造像工艺将仅记载于佛典、存在于想象中的“阎浮檀金金像”具象化为可触可见的紫金琍玛造像实体。关键词:金铜造像 琍玛 紫金琍玛 明清时期 西藏作者谢继胜,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地址:杭州市,邮编310058。
  • 谢继胜
  • 全文[ PDF 11760.0 MB ] 2019.1(6):0-0  共有 1399 人次浏览
  • 元太宗收继元太祖后妃考——以乞里吉忽帖尼皇后与阔里桀担皇后为中心
  • [摘要]元太宗收继元太祖后妃考——以乞里吉忽帖尼皇后与阔里桀担皇后为中心刘迎胜记载元皇室后妃最详者是《元史》卷106《后妃表》,卷114与卷116《后妃传》,但均未提及这些后妃在皇帝死后是否被收继之事。本文从波斯史籍所见元太宗窝阔台收继成吉思汗后妃中的忽兰与木哥两哈屯切入,聚焦于《元史·后妃表》记录的元太宗三皇后乞里吉忽帖尼,通过比对《史集》附录《五族谱》以及《贵显世系》中的相关记载,确定此人与《后妃表》所记成吉思汗大斡耳朵中的阔里桀担皇后为同一人。文章继而讨论了汉文与波斯文史料中记载的元和元以前流行于贵族与普通蒙古人中的异辈收继婚现象,论证了元皇室的异辈收继婚的社会基础,是内陆亚洲游牧民族的古老婚俗。关键词:收继婚 忽兰皇后 木哥哈屯 乞里吉忽帖尼皇后 阔里桀担皇后作者刘迎胜,清华大学国学院教授。地址:北京市,邮编100081。
  • 刘迎胜
  • 全文[ PDF 7484.0 MB ] 2019.1(6):0-0  共有 1683 人次浏览
  • 楚先君名号与楚公族姓氏
  • [摘要]钩沉文献,可知楚人先君在周初以前的名号世代相袭,恒称鬻子(芈子)、鬻熊。其名号并非私称,属于一种公称,这符合上古世系传写极易断裂、模糊的实际。清华简《楚居》所记“穴酓”,即《史记》所记“在中国”之季连后裔,其以穴酓事系季连二子之后,误将虞夏之际穴熊(鬻熊)与商末之季连苗裔鬻熊(穴熊)相合为一,是不明楚人早期先君名号世代相袭与“君号同臣”的传统。楚公族姓芈,而“鬻”亦即“芈”,从米得声,应读如米,故季连可被称作季芈(鬻)。至于楚公族以“酓(熊)”为氏,应与楚人先祖擅作弓弦、乐弦有关。关键词:芈姓 熊氏 鬻熊 楚国 清华简作者刘玉堂,湖北大学特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曾浪,湖北大学文学院古籍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地址:武汉市,邮编430062。
  • 刘玉堂〓曾浪
  • 全文[ PDF 11727.0 MB ] 2019.1(6):0-0  共有 1647 人次浏览
  • 布依族踩狱仪式的空间转移及其社会文化意涵——贵州紫云县荣上寨个案...
  • [摘要]凶死鬼能否转变为自家祖先是宗教人类学研究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话题。贵州紫云县荣上寨布依族踩狱仪式通过空间转移,将原本在屋外角落接受招待的凶死鬼转换成可在家中神龛供奉的祖先。与诸多用驱赶方式处理非正常死亡者相比,踩狱仪式对凶死鬼的“招安”在视祖先如家神与视凶死鬼如寇仇的森严壁垒之间打开了一个“通道”。经由这个特殊的“通道”,凶死鬼可以回归自家祖先的位置。踩狱仪式的动机在于纠正社会结构的异常状态,以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此与用驱赶方式处理非正常死亡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关键词:踩狱仪式〓空间〓转移〓布依族〓凶死鬼〓祖先作者张帆,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研究员。地址:成都市,邮编610065。黄镇邦,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贵州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地址:贵阳市,邮编550025。
  • 张〓帆〓 黄镇邦
  • 全文[ PDF 15490.0 MB ] 2019.1(6):0-0  共有 1498 人次浏览
  • “土”与“洋”:烟草在云南的在地化及其意义
  • [摘要]烟草在云南的在地化过程历经两个历史阶段。16世纪末至19世纪后期,烟草作为药物逐渐融入地方疗愈体系,后伴随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转型为经济作物,缓慢渗透到当地社会之中。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烟草以卷烟的形式快速进入本地消费市场。卷烟的到来,产生出一条“土”烟与“洋”烟的分界线。基于第一阶段“土”烟的传播和建构,地方社会在对“洋”烟进行抵制的过程中,也在尝试烟草的本地化种植与生产,由此构建起现代烟草产业。考察烟草在云南的在地化,有助于深入解读对于中国近代史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土”与“洋”这对概念范畴。关键词:烟草〓云南〓在地化〓“土”〓“洋”作者陈雪,女,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社会学系讲师。地址:昆明市,邮编650091。
  • 陈雪
  • 全文[ PDF 8513.0 MB ] 2019.1(6):0-0  共有 1547 人次浏览
  • 民族区域自治州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 [摘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重要手段。民族地区已成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洼地,深度贫困地区更成为关键环节和攻坚重点。本文以高中毛入学率作为衡量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的指标,通过分析我国30个民族区域自治州(以下称“自治州”)2006-2016年的相关数据,发现近年来自治州,包括深度贫困自治州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快速增长,各州之间差距缩小,但普及水平较低,地区内部仍存在发展不均衡、普职比极不合理、校均规模小等多重发展困境。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影响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因素中,人均公共财政支出、农民纯收入等因素显著影响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应采取超常规举措,因州施策,优化普职结构比例,优化布局结构,实施高中阶段教育免费政策。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州〓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影响因素作者成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地址:北京市,邮编100875。
  • 成〓刚
  • 全文[ PDF 9748.0 MB ] 2019.1(6):0-0  共有 1520 人次浏览
  • 中国民族团结的意涵演化及特色
  • [摘要]团结是人们结成社会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的纽带,也是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概念与话语。西方社会较早开启了团结的理论化研究,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谱系,强调社会团结是西方社会的重要特点。现代意义上的团结与中国社会及其知识体系交织,衍生出中国特色的团结意涵与特色。中国的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体现,也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重要经验,中国的民族团结具有政治团结、社会团结、公民团结的多重维度,这既是由中国民族概念兼具政治、文化、社会的复合意涵所决定的,也是由中国特色的政治社会发展进程所决定的。认知和把握中国民族团结的本质,离不开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决定作用。关键词:国家〓多民族国家〓团结〓团结类型〓民族团结〓〓作者严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教授。地址:北京市,邮编100081。
  • 严〓庆
  • 全文[ PDF 8710.0 MB ] 2019.1(6):0-0  共有 1565 人次浏览
  •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建与发展:基于中国共产党治理的研究
  •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的不同阶段,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充分把握,形成了其民族建设战略,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建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国家基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此过程中,党的领导已经深深的嵌入到民族区域制度当中,理念、组织与干部构成了嵌入过程中的三重逻辑,共同支撑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治理与民族区域自治的良性互动。改革开放以来新情况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在影响这个过程,要积极回应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就需从政治理念、组织体系以及干部队伍等方面加强党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领导和建设,实现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治理效果提升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完善。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民族建设〓国家建设〓民族区域自治 〓〓作者任勇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地址:上海市,邮编201620。
  • 任〓勇
  • 全文[ PDF 11277.0 MB ] 2019.1(6):0-0  共有 1491 人次浏览
  • 习近平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重要论述研究
  • [摘要]习近平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重要论述(以下简称习近平同步小康重要论述)遵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阐明了同步小康的第一要义、重要意义、关键任务和总钥匙,构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又从关照现实的角度,强调做好“四个方面、八个重点”的工作,指明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现同步小康的实践路径。同步小康重要论述有机统一了科学性和实践性,高度融汇了系统性和精准性,有效贯通了制度优越性和个体能动性,紧密结合了继承性和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地区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发展,是指导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根本遵循。关键词:习近平〓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同步小康作者李俊杰,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罗如芳,女,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地址:武汉市,邮编430074。
  • 李俊杰〓〓罗如芳
  • 全文[ PDF 7781.0 MB ] 2019.1(6):0-0  共有 1467 人次浏览
 1